“初提德国,我心头涌动的是纽伯格林赛车场‘绿色地狱’里引擎的低鸣;气息间是慕尼黑啤酒节上啤酒浓郁麦汁的醇香弥漫;目光所及是拜仁慕尼黑球队队徽在绿茵场上闪转腾挪的热血;耳畔回荡着的是贝多芬琴声中潮汐般汹涌的交响乐。而当一位东方青年初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抵达一座隐于喧嚣之外的小城——于利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2024年5月在天津召开的ISMC会议上,我有幸结识到了来自德国亥姆霍兹研究联合会旗下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多位顶尖专家,构建了跨域三千公里的交流合作桥梁。同年10月,在导师张永根副教授的引荐下,我获得土壤科学领域Harry Vereecken教授与Lutz Weihermüller教授提供的宝贵机会,前往于利希研究中心 IBG-3进行联合培养。下面我将在德国交流学习和日常生活的一些体验与大家分享。


在迪拜中转停留与于利希的第一程住宿
从首都机场起飞落地杜塞尔多夫机场,在前往于利希的列车窗外看到城市中被多彩涂鸦点缀的墙面,心里不由得在畅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下车后,Weihermüller教授在站台热情地迎接我,让我瞬间有了一种温暖、踏实的感觉。这位热情幽默的德国教授贴心地为我安排好了一切细节,让我的海外联培之旅有了非常温暖的开端。


前往瓦赫宁根大学参加讨论与研究所举办的学术交流
在于利希研究中心,科研和生活的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与Harry和Lutz的交流可能会在一次不经意间的相遇中开启,也许是下午的咖啡时光,也许是回家路上的同行。作为土壤水文领域享誉全球的两位科学家,他们非常乐意倾听来自青年学者对于领域前沿的关注点并提出极具深度的提升建议。在每次讨论中我经常会惊叹于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一些可能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和隐藏创新点都能被他们精准发现并指出。对于科研新人来说,能拥有这种宝贵的机会实在是一种幸福!


在花园里浇水与参加研究所举办的夏日派对
在海外,生活绝不仅是科研,可以在忙碌中尝试静下来感受不同风俗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一切新鲜事物。我非常开心在联培期间结识到了许多亲切友好的小伙伴们,和各位小美小帅们在一起留下了难忘多彩的回忆。我觉得自己一直都很幸运,就像这段旅程一样,虽然充满未知,但每一次相遇和经历都成了最美的风景。最打动我的始终是身边的人,还有这一路的点滴。


前往研究所沿途的风景
——石文豪(2022级博士研究生)